网站地图  |   网站收藏
垂询电话:18639097120
站内搜索

儿童健康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儿童健康
婴幼儿消化不良
发布时间:2016-06-28 11:12:00 点击:

婴幼儿消化不良或称婴儿腹泻,是以腹泻为主的儿科常见病,好发生于夏秋季节。多见于1岁半以下的婴幼儿。按重度症状的轻重,可分为单纯型合中毒性消化不良两种,中医属“小儿泄泻”范畴。

【病因病机】

本病多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所引起,有 时其他细菌及霉菌感染也可致病。中医认为,小儿泄泻的病因有二,一是由于脾胃素虚,喂养不当,内伤乳食;二是感受暑湿时邪,饮食不洁,损伤脾胃,二者常互 为因果。张景岳说:“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”指明了泄泻与脾胃的关系至为密切。胃为水谷之海,脾主运化,脾胃功能失调,不能熟腐水谷,则水谷不能化生精微, 废浊不能外排,水反为湿,谷反为滞,使清浊不分而致泄泻。

【诊断要点】

1、有喂养不当,突然改变饮食以及不洁食物史,或有急性感染,对牛奶及其他食物过敏史。

2、单纯性消化不良(轻型腹泻)每日可腹泻数次至十数次,大便呈稀糊状,蛋花样水便,夹粘液,或为乳食不化之食物残渣,一般情况尚好,体温正常或稍高,伴有轻度恶心,呕吐等症状。

  中毒消化不良(重型腹泻),每日可腹泻 十多次以上,呈喷射状,水分多,夹有粘液。呕吐频繁食欲不振,体温升高,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,面色苍白,口唇樱红,呼吸深而快,眼眶内陷,皮肤弹性差,尿 量减少,可出现脱水和酸中度症状。化验:大便常规可见较多食物残渣和脂肪球,红细胞极少或不见。大便可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。

3、注意与急性菌痢、霉菌性肠道感染相鉴别。

【辩证论治】

(一)伤食写

主证:微热或无热,恶心、嗳气,不思乳食,呕吐奶块,泻下次数不多,多为黄绿色水样便或见大便粘夹有奶瓣,气味酸臭,腹痛腹满,啼哭拒按,痛则欲泻,泻后痛减,排气恶臭,舌苔白或微黄厚腻,脉滑略数,指纹沉。见于单纯性消化不良。

治法:消食导游

(二) 湿热泄

主证:泻下频繁量多,为蛋花样水便,每日十余次以上,泻下急迫,气味腐臭,呕吐,高热烦渴,精神烦躁或萎靡,尿少而黄,舌质红,舌苔薄黄腻,脉滑数,指纹青紫。严重者可见伤阴、伤阳。多见于中毒性消化不良。

伤阴证见眼眶显著凹陷,皮肤松弛干燥,烦渴,唇红,哭而无泪,尿少或无尿。

伤阳证见表情淡漠,面色白,额汗不温,肢冷,舌质淡,苔薄白,脉微细。

治法:清热利湿

(三)脾虚泻

主治:形体消瘦,面色苍黄,肌肤松软,神疲无力,喜睡懒动,自汗或盗汗,乳食不化多残渣。唇舌淡白,舌体胖,舌苔薄白或少苔,脉细弱,指纹淡。

治法:健脾益胃

【预防与护理】

1、提倡母乳喂养。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时,应定时定量,防止饮食污染,增添副食不宜太快,一般量应逐步由少到多,品种逐步由简到繁。夏天或患病时不宜断奶。

2、多作户外活动。经常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,增强体质。

3、注意观察病情。正确判断脱水程度,早期发现酸中度。

4、作好高热护理。高热多见于湿热郁蒸及阴液损耗过多的患儿,可用酒精擦浴或针刺,亦可用柴胡注射液穴位注射,壮热烦渴宜及时补液。

5、妥善管理膳食。病情轻一般禁食6-8小时,重症禁食12-24消失。禁食期间可根据病情口服补液,好转后再给米汤、母乳、去脂牛奶及易消化食物,少食多餐,逐渐增量。病情稳定6-7天后恢复正常饮食。

6、预防合并症:防口疮、防臀红、防肺炎。



新乡卫生服务站

    医师大夫

    中医全科主任

    擅长:胃病、头痛、打嗝、月子病、口腔溃疡、面瘫、头晕查看详细>>

    健康问答
    相关知识
    健康常识